
技术简介
该技术以构建工作流程、预警模型、平台软件为核心,以气象部门提供的降雨格点预报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小流域下垫面的产汇流特征和社会经济情况,开发了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模型,实现了预警信息的快速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国家级、省级的山洪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流程,实现了预警工作的流程化和规范化;提出了山洪灾害风险预警通用分析平台的设计思路,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软件平台,有效提升预警工作的业务化水平。
主要性能指标
1.工作流程满足国家级、省级(州市级)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工作的要求。
2.山洪灾害气象预警软件采用B/S结构,包括预警图制作、产品管理、预警发布、灾害信息录入、结果分析统计等主要功能。
3.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模型在气象预报数据精度偏低的条件下,预警命中率在30%以上,可作为提示性预警信息发布。
技术特色
1.适用范围:适用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山洪灾害气象预警业务。
2.技术特点:建立的基于降雨格点预报数据的山洪灾害风险预警模型,在气象预报数据精度偏低的条件下,预警结果可以作为提示性预警信息进行发布;研发的山洪灾害风险预警通用分析平台,中国全境山丘区10km格点数据2分钟以内完成计算,5km格点数据6分钟以内完成计算。
3.应用成本:省级平台售价约在40-80万元,销售均价60万元/套;地市级平台售价约为10万元;平台维护20万元/年。
典型案例
案例1:山洪灾害气象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国家级山洪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2015-2019年五个汛期,共发布预警信息582期,其中中央电视台播出135期,有效增强了社会公众防御山洪的意识,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
案例2:2016-2018年,该项技术推广至云南(及其各州市)、贵州、河北、吉林等省份,建立了省级(州市)预警分析系统,为这些省份(州市)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推广应用情况
2015年以来,该技术已在国家级,云南、河北、吉林、贵州等省份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工作中得到应用。同时,技术可用于石油、铁路、建设等行业,为中小尺度暴雨洪水灾害提供监测预警。
联系方式
持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联 系 人 :李青
联系电话:13718642655
|